梦在前方-黄伟益
人生何其苦短,理想不能常谈。是的,人生的仓促,往往令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要何以适从,同时也是我最感到担忧,甚至是忧心如焚的事情。
能趁着年有志、精力旺盛的时期,对自己的理想,或梦想,去实践并付诸于行的话,无论结果是成或败,这种种的尝试或行动,必将是你一生中最难得的经验,或甚至是你日后最美好的回忆。
而我,经过了那么一路以来的心灵探索与内心挣扎之后,似乎也开始认同了上述的一番大道理;再经过另一轮的细细推想与斟酌之后,更肯定了我将可以在社会工作的许多层面上,对社会的个体或整体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工作。虽然我一直以来的期望,就是要与最多的书本或文字结下最多的情缘,但参与杂志或书刊的出版工作,则是我本身愿在课业读书或撰文之余,对社会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另一番新尝试。
出版工作与形式的眼花撩乱,常常使我在接触之余,欲拔不能的心情,就推使我愿尽快地投身其中,去探索个中的奥秘之处。但在说出此话的同时,就有许许多多的前辈人物,就会对你谓称出版界为“苦海”,“身为年轻人的你,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呀!”
当然,出版工作的哲学是深奥难懂的。
因此,我唯能要求自己一直不断地做下去,并且努力地在改进,从错误中学习,再注入新的形式或概念,以更能吸引人的手法,吸引读者群去进行阅读,吸收文章所要带出的重要讯息。
写此文的时候,我甚至还参与了一份独立的时事评论杂志,名为《辣椒系列》杂志的出版工作。这是我最新的参与经验,也是多年努力以来,第一次唯能受薪的编辑工作。
这一路走来,着实并不好走,走得跌跌又撞撞,撞撞又跌跌,但这并不能磨掉我个人的意志力。尤其发觉这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必须以文字去进行思想教育的现象时,即使工作再多么艰苦,也必须暂置于身外而不去置喙。
就像在这之前,个人在参与《大专生》双月刊杂志编辑工作的时期,也是以这么一种心态,去面对整本杂志的。虽然《大专生》最终或无法再延办下去,但至目前为止,所出版过整整12期的杂志,总算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或学生运动的此起彼落,为这段学生的斗争过程,作出了最详实的报导与记录,或扮演为大专生社群的喉舌,与学生的患难同进退。
一份杂志虽然最终因为种种的现实困境与考量,而无法得以延续地出版下去,但回到个人在整个过程的参与经验中,仍不失为非常难得的。
在这方面,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影响了我,那就是日本著名的都市文学派作家村上春树。他所写过的那一本书名为《听风的歌》的著作,促使我开始去思考有关青春与岁月之间的问题,也催使我在一旦踏入20岁开始的这一个阶段时,就马不停蹄地往前直冲。毕竟,人生是最现实的,而它并不允许你去拥有太多太多的20岁。
返回自己本身,我们除了汗颜之余,是否也应该反求诸己,力争上游呢?你可以选择以你的方式去参与,它可以是激烈的,像走上街头之类的,它也可以是温和的,像搞文字宣传之类的出版工作都好,只要你可以站稳你的岗位,始终如一地发挥你的所长,民主的果实就会为你而结得更多。
只要你相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并且对得起自己的天地良心,那么,就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你,去从事任何的事情了。吾爱国家的太平繁荣,但吾尤爱真理,只要公理尚在人心,马来西亚的明天,是没有可能不会变得更好的,是不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